昨天演讲的上半部分中,“彩色”同学告诉小编她的梦想是成为文笔好的白领青年,“蓝瑟”同学则回复到“乔布斯的退学其实也告诉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大学生活的方向,这样才能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大学四年!”
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乔布斯演讲的下半部分,欢迎大家直接回复讨论。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有关爱与失去。
我很幸运-年轻时就发现自己爱做什么事。我二十岁时,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妈的车库里开始了苹果计算机的事业。我们拚命工作,苹果计算机在十年间从一间车库里的两个小伙子扩展!成了一家员工超过四千人、市价二十亿美金的公司。
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们最棒的作品——麦金塔计算机(Macintosh),那时我才刚迈入三十岁;然后,我被解雇了。我怎么会被自己创办的公司给解雇了?(听众笑)
嗯,当苹果计算机成长后,我请了一个我以为在经营公司上很有才干的家伙来,他在头几年也确实干得不错。可是我们对未来的愿景不同,最后只好分道扬镳,董事会站在他那边,就这样在我30岁的时候,公开把我给解雇了。
我失去了整个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这样被摧毁。有几个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我觉得我令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我把他们交给我的接力棒弄丢了。我见了创办HP的David Packard跟创办Intel的Bob Noyce,跟他们说很抱歉我把事情给搞砸了。我成了公众眼中失败的示范,我甚至想要离开硅谷。
但是渐渐的,我发现,我还是喜爱那些我做过的事情,在苹果计算机中经历的那些事丝毫没有改变我爱做的事。虽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还是爱做那些事情,所以我决定从头来过。
当时我没发现,但现在看来,被苹果计算机开除,是我所经历过最好的事情。
成功的沉重被从头来过的轻松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么确定,让我自由进入这辈子最有创意的年代。接下来五年,我开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又开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后来的老婆(Laurene)谈起了恋爱。Pixar接着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计算机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现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
然后,苹果计算机买下了NeXT,我回到了苹果,我们在NeXT发展的技术成了苹果计算机后来复兴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个美妙的家庭。我很确定,如果当年苹果计算机没开除我,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
这帖药很苦口,可是我想苹果计算机这个病人需要这帖药。有时候,人生会用砖头打你的头。不要丧失信心。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支持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爱,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侣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占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获得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唯一做伟大工作的方法是爱你所做的事(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如果你还没找到这些事,继续找,别停顿。尽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会找到。而且,如同任何伟大的事业,事情只会随着时间愈来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继续找,别停顿(听众鼓掌)。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
当我十七岁时,我读到一则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就会轻松自在。(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certainly be right)」
这对我影响深远,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上都会照镜子,自问:「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后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么?」每当我连续太多天都得到一个「没事做」的答案时,我就知道我必须有所改变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临重大决定时,所用过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声、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实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is truly important)。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惧失去的陷阱里最好的方法。
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理由不能顺心而为。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我在早上七点半作断层扫瞄,在胰脏清楚出现一个肿瘤,我连胰脏是什么都不知道。医生告诉我,那几乎可以确定是一种不治之症,预计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个月了。医生建议我回家,好好跟亲人们聚一聚,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建议。那代表你得试着在几个月内把你将来十年想跟小孩讲的话讲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会尽量轻松。那代表你得跟人说再见了。
我整天想着那个诊断结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从喉咙伸入一个内视镜,穿过胃进到肠子,将探针伸进胰脏,取了一些肿瘤细胞出来。我打了镇静剂,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场。
她后来跟我说,当医生们用显微镜看过那些细胞后,他们都哭了,因为那是非常少见的一种胰脏癌,可以用手术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术,康复了(听众鼓掌)。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候,我希望那会继续是未来几十年内最接近的一次。经历此事后,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纯粹想象时,要能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下面这些:没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着上天堂。
但是死亡是我们共同的终点,没有人逃得过。这是注定的,因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发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们,给新生代开出道路。现在你们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逐渐变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
抱歉讲得这么戏剧化,但是这是真的。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教条所局限——盲从教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追随自己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听众鼓掌)
在我年轻时,有本神奇的杂志叫做《WholeEarth Catalog》,当年这可是我们的经典读物。那是位住在离这不远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发行的,他把杂志办得很有诗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个人计算机跟桌面版还没出现,所有内容都是打字机、剪刀跟拍立得相机做出来的。杂志内容有点像印在纸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出现之前35年就有了:这本杂志很理想主义,充满新奇工具与伟大的见解。
Stewart跟他的团队出版了好几期的《WholeEarth Catalog》,然后很自然的,最后出了停刊号。当时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停刊号的封底,有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那种你四处搭便车冒险旅行时会经过的乡间小路。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那是他们亲笔写下的告别讯息,我总是以此自许。
当你们毕业,展开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们。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非常谢谢大家(听众起立鼓掌)。
2005年6月于斯坦福大学
编辑:井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