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关注 在本次北邮因套取科研经费被科技部通报及媒体报道后,不少我校师生纷纷加入讨论。在我校当前最大的师生聚集地——北邮人论坛上,截至目前,相关帖子更是连续两天高居“十大热门帖”,可见其造成的影响之大。
但值得深思的是,在论坛的相关回帖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一正一反两类观点。
被上头条与走下坡路
在维护校方的回帖里,有一些同学的回复强调了北邮缺乏所谓“背景”、上面没人;另外一些则在强调校方没有做好公关工作或者批评媒体的哗众取宠与断章取义。
在批评的声音中,学校的套取经费的做法在正当性上遭到了不少批评,指摘学校近几年学风日下声音也有不少。
而由于观点不同,有些同学还在回帖中展开了“骂战”。大家的观点事实上均同意套取科研经费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在北邮被上“头条”这个遭遇上,部分的同学的意见产生了分歧,这主要集中一些意见认为套取科研经费的情况在不少科研院所和高校都意见习以为常,唯独枪打北邮这个出头鸟分明是学校近几年走“下坡路”的一个缩影。而另外一些意见则认为,正是由于学校自身在学生培养以及科学研究上缺乏持续发展才造成北邮常常被动“上头条”的局面,有些回帖更翻出了去年的“病死猪肉”事件对校方进行指责。
信任缺失与灰色制度
其实,无论学校“上头”是否有人以及公关与否,笔者以为,错误的事情终究是错的,校方也确实在积极整改中。至于媒体的报道,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的前提下,用一些略有噱头但符合事实的标题以吸引读者,并不为过。反倒是一群大学生过于强调学校“公关不力”,这种对学校、媒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不信任反而让笔者觉得悲哀。
一所学校的学生,不是考虑如何努力学习去提高自己从而为母校增强竞争力(当然学校也应当合理维护学生利益并保障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却只是感叹着学校上头没人,真不知是学生的无奈还是学校的可悲。要说上面有人,看看人家某某大学,刚刚落马的“你懂得”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当然,这种对学校实力、媒体公正、社会正义的不信任,仅仅责怪学生以及基层科研人员是不公平的。从整体来看,强势的媒体们以及相关的行政部门如何找回自身的公信力才是所谓的“上头”应该反思的。
而回到这件事件本身来说,还是上一篇文章说的那样:完善工资制度才是解决目前这种通过灰色渠道获取科研经费的关键,否则,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并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基层科研人员又怎会用这种方法取弥补收入的不足呢?
也许会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只不过是因为早已经在科研人员间“蔚然成风”,或许他们并不是真的缺钱而只是习以为常。但反过来想,明明是不合理的“灰色收入”却被当成是正常的,岂不荒唐!倘若说灰色的模糊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那一个区分不清“黑白”的制度当然也就不能说它是成功的了。
(文/ 井桐)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